DOTA首页新闻中心英雄资料物品资料DOTA录像DOTA视频下载中心DOTA图片
您现在的位置:DOTA出装 > dota英雄出装 > 战术技巧 > 【DOTA小小】山岭巨人VT释放间隔的深度研究(2)
★山岭巨人技能详解之VT三连
这里所说的“VT三连”,是沿用小满的说法,觉得很有道理。
所谓VT三连,是采用VT连招,使敌方单位被V到的同时还被T起来,无论是先V后T,还是先T后V,敌方单位,将会受到来自三方面的伤害:V1【V的伤害】+T【T的伤害*(1+20%)】+V2【附加的4段(或5段)V的伤害】。关于附加5段V的伤害的问题,稍后提及。附加的4段伤害的总和V2就等于小小施放V的伤害(即V1=V2)。
以8级小小为例,4V4T,不算魔抗,VT三连将造成【V的300】+【T的360】+【附加的75*4=300】=960点伤害。
强调“4段”,是由于这个附加伤害是由触发函数给予的,且不是一次性给予满额的V的伤害,是分4段给予的。如前文对于技能V的解释,技能V原本就是分4段计算伤害的,估计是IceFrog为了复制这一伤害过程,把这附加的V2伤害也分成4段。可怕的是,如果VT或TV连招过慢,会损失掉这4段中几段V的附加伤害。
★VT施放间隔之先V后T
实测过程:
仍然采用8级小小,4V4T。找到人马野怪,清掉小人马,保证大人马1100的满血状态。
使用变速齿轮,4倍慢速运行游戏,小小绿杖(防止普攻干扰),对野怪释放VT,大人马1100的血,正常VT三连960的伤害,大人马剩下1100-960=140的血,如果是少一段附加伤害,大人马剩下140+75=215的血。
反复VT大人马(死了就-neutrals,不是人马,熊怪、巨魔也一样),有的时候剩下140血,有的时候剩下215血,用秒表分别记录每次从V开始到人马飞起的时间,即V、T的释放时间。因为是4被慢速,所以有时间来反应从而按动秒表。其次,过程中,为了调节V之后T的时间,全过程使用shift,在shift V之后,使小小原地走动一下(很短的距离),再shift回来施放T,故意磨蹭一会,模拟实战中各种原因的耽搁,导致V之后不能马上接T
反复操作,最后确定:
人马剩140血的VT间隔时间最大值为3.65秒,除4(由于是4倍慢速),等于0.91秒;
人马剩215血的VT间隔时间最小值为4.16秒,除4(由于是4倍慢速),等于1.04秒。
所以,可以肯定的是,先V后T,产生4段附加伤害的完美VT三连,临界时间在0.91秒至1.04秒之间,平均0.98秒。
先V后T打出4段附加V伤害的间隔时间临界值可以认为是0.98秒。
0.98秒,请记住这个数据,这也是本文最大的意义所在,如果你非要从本贴的长篇大论中带走点什么的话,我希望是0.98秒这个先V后T的时间间隔数据。V之后,只要在0.98秒内接上T,即可打出有4段附加伤害的完美VT三连。所以以后先V再T的时候,根本不用慌,因为IceFrog给了你0.98秒的时间接T。而0.98秒有多长,相信大家应该能有感觉。实战应用:敌方英雄离小小较远,小小可以果断V之,此时T的距离不够,果断走上前,靠近之,T之,只要在0.98秒之内。
不过,根据Gringoire的《山岭的自述—从VT连招谈起》中有关V的检测的阐述,是否可以有以下的推导:实现附加伤害,是触发给予的,即当施放V后,检测V的范围内,是否有被投掷的敌方单位,如果有,则给予一段V的伤害(75),最多不会超过4段(5段的情况例外)。这一检测每0.25秒进行一次,共7次:
V之后的第0秒-第1次检测,
V之后的第0.25秒-第2次检测,
V之后的第0.5秒-第3次检测,
V之后的第0.75秒-第4次检测,
V之后的第1秒-第5次检测,
V之后的第1.25秒-第6次检测,
V之后的第1.5秒-第7次检测。
要保证四次附加伤害,就务必不能使T的施放落后于第4次检测,否则只剩下第5、6、7次三次检测,自然就只有3段附加伤害了。第4次是V之后的第0.75秒,所以要赶在V之后的0.75秒内施放T,这样VT的间隔临界值就不是0.98秒,而是0.75秒。
★VT施放间隔之先T后V
很遗憾地告诉大家,在面对T之后V的超短时间间隔,变速齿轮已经不能够称之为神器了,测试失败。
4倍慢速已经突破了我的反应极限(我无法判断小小的T、V何时出手,因为打出4段附加伤害的T、V连招的释放间隔时间太短了),而再慢的倍速又会导致游戏的卡顿。无奈只得放弃。
采用如下的推论:因为T的持续时间只有1.02秒,至少要留出0.75秒的时间,用来触发4段V的附加伤害。即如果在施放T之后的0.27秒(1.02-0.75=0.27)内 没有用出V,那么很遗憾,至少1段附加伤害就这么白白丢了。
实际操作的感觉证实,先T后V,很容易导致不能打出4段附加伤害的完美三连,说明这个TV施放间隔临界值还是比较小的。这也算是一种实践上的肯定吧。
所以,先T后V,TV施放间隔临界值为0.27秒。
综上所述,VT施放间隔临界值为0.98秒(一说0.75秒),TV施放间隔临界值为0.27秒。
★山岭巨人VT三连之【先V后T】还是【先T后V】?
首先,VT、TV如果都能打出完美三连的话,伤害是一样的,这一点没区别。不同点在于,先T后V很容易打出少于4段附加伤害的非完美三连(这里还是说“三连”,毕竟有附加伤害,就算“一连”),毕竟0.27秒的TV施放间隔要求,实在是伤不起。所以要追求高伤害,还是先V后T。
何时先T后V?
面对移速超快的英雄、Blink的英雄(敌法、女王、跳刀英雄)、能够迅速施放晕技的英雄(猛犸)、走位飘忽的玩家,以及那些血量很低的、即使不用4段V的附加伤害就能杀死的英雄,还是先T后V吧。
莫非你要尝试用0.2至0.7秒晕眩延时的V(参看前文)去晕住一个522急速的狼人?V有0.05秒的施法前摇和0.2至0.7秒的晕眩延时(见前文),而T是瞬发的。
只要敌方英雄和小小之间满足275的距离要求,对面就可以被瞬间T起来。T起来后,敌方英雄相当于被控制住了,直接在其脚下放V,因此先T后V可以保证三连,即使因为反应、手速、网络等原因,T之后的V超过了0.27秒,也只不过是少了1至2段附加伤害,但这样的TV依旧是三连,就算附加伤害的损失达到了4段,即三连变二连了,也比V不到人、完不成连超强。
成功率永远是先T后V的亮点。况且通过手速和反应的练习,TV施放间隔0.27秒也不是高不可攀。要高伤害,先V;要求稳,先T。
【DOTA英雄贱证】平衡世界里DOTA
WDC最终决赛日现场图赏 Showgirl
美女解说小水MM七月游世博图赏
悉尼Intime网吧性感女仆日现场照
WCG北京赛区showgirl韩媛媛
2010 WCG Girl评选图赏 凤姐加入
半缘修道半缘君
七擒萌货第一视角:风行美少女拯
水煮牛蛙赏金猎人第一视角,遭遇
ACE联赛漫画版宣传片 YYF造型亮
变体精灵出装教学视频 海涛第一
五位DOTA解说一起开黑第一视角